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挡水板面积及尺寸要求探讨
- 室外消火栓栓口设置不合理,地下式消火栓未设标识
- 民宿的门一定需要有自动关闭的功能吗?
- 沿街店铺“九小场所”火灾如何有效预防?
- 宁夏迅速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 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 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常见问题及其规范要求
- 强制性国标《住宅项目规范》与《住宅设计规范》的对比及变化
- 仓库高顶烟感探测器测试快速便捷方案探讨
- 预作用阀组模块安装问题:挑战、应对与优化
联系我们
厂家:智淼消防检测设备厂家
手机:18910580194,15262554119
电话:4006-598-119
邮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黄河路275号城市之星119室
行业动态
8月1日正式实施!带你读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
- 作者:消防检测设备
- 发布时间:2021-08-02 12:45:43
- 来源:http://www.zmxf119.com/
- 点击:1629
8月1日正式实施!带你读懂《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什么是高层建筑?
(一)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消防安全评估设备软件
(二)高层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 包括宿舍建筑、公寓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建 商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旅游建筑等。
关键词“禁止”
梳理发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禁止”成为高频的关键词,全文一共出现20次。
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地下部分使用液化石油气,
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违反国家规定生产、储存、经营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
“楼道内禁停电瓶车”更成热门!
以下七个方面你要了解!
法律上赋予物业服务等机构消防安全职责
《规定》在明确高层建筑责任主体基础上,增加了有关物业服务企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专业服务单位可以接受委托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规定。
明确多产权建筑及出租(承包)消防安全管理
《规定》明确同一高层建筑有两个以 上业主(使用人)的,应当委托一家消防专业服务单位,或者明确一个业 主(使用人)作为统一管理人,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协调、指导业主、使用人共同做好整栋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由于多业主、使用人之间推诿扯皮致消防安全责任落不到实处。
回应高层建筑事故教训并加强管理手段
《规定》总结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教训,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和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点部位、特殊场所以及用火用电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关键环节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消防检测设备厂家
还明确规定加强公告公示手段,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在建筑显著位置公示消防安全管理人姓名、职务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第八条);二是全面推行标识化管理。
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近年来高发,消 防机构曾经多次下发《通告》等规范 文件予以治理。从立法文件看,《规 定》首次对这个问题予以回应。《规 定》
鼓励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 当与建筑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充 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严禁在高层建筑疏散走道、楼梯间、 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强化利用社会化手段和技防物防措施
《规定》明确高层建筑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
《规定》鼓励、引导高层公共建筑的业主、使用人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推广应用智能化手段对电气、燃气消防安全和消防设施运行等进行监控和预警;无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住宅建筑鼓励因地制宜安装火灾报警和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等消防设施,提升自防自救能力。
明确了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疏散预案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中自救尤为重要, 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可操作性强的灭火 预案对火灾处置非常有利。《规定》专门设置一章六条对此进行详尽的规 定。并且明确了 “高层住宅建筑的物 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年至少对居住人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一次疏散演练。”
七种行为,最高罚款1万元
(一)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进行电焊、 气焊等明火作业,未履行动火审批手 续、进行公告,或者未落实消防现场 监护措施的;
(二)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的户外广 告牌、外装饰妨碍防烟排烟、逃生和灭火救援,或者改变、破坏建筑立面 防火结构的;
(三)未设置外墙外保温材料提示性和警示性标识,或者未及时修复破 损、开裂和脱落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的;
(四)未按照规定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或者安排不具备相应条件 的人员值班的;
(五)未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 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的;
(六)因维修等需要停用建筑消防设施未进行公告、未制定应急预案或 者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七)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 电,拒不改正的。
上述七种行为,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标签:
- 上一篇:消防设备报废年限汇总
- 下一篇:幼儿园抗震能力检测鉴定报告包括哪些内容?